·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盛鑫 采购信息 采购结果 网上竞价 政策法规 办事指南 保证金签退 联系我们
   最新采购信息
1.食品加工用盐(未加碘)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告
2.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关节训练器货物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3.福州日用杂品有限公司办公家具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4.食品加工用盐(未加碘)采购项目实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公示
5.食品加工用盐(未加碘)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6.冷链物流城市集配中心项目一期4#、5#冷库概算、预算编制...
7.食品加工用盐(未加碘)采购项目
8.东沈现代渔业示范园项目养殖工艺设计竞争性谈判公告
   最新网上竞价
1.植物广泛靶向代谢组+GC-MS挥发性代谢组+转录组检测服...
2.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学院边缘计算开发板套件等采购项目
3.“1+N+X”共建数字化思政课资源建设服务采购项目
4.福建农林大学MOF材料虚拟仿真模拟系统采购项目
5.福建农林大学MOF材料虚拟仿真模拟系统采购项目
6.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学生宿舍热水器采购项目
7.福建农林大学5个MeRIP-seq 加5个input测序...
8.测序分析服务项目采购项目FJSXZB-2023-WJ00...
 
·平潭县政府采购网
·中国政府采购网
·福建省政府采购网
·仓山区政府采购网
·福州市政府采购网
·福州市鼓楼区政府采购网
·罗源县政府采购网
·马尾区政府采购网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发布日期:2009-06-2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当前泉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泉州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中找准位置、凸显作用、多作贡献,这给泉州市新时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给财政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理清思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探索与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理财水平,为大泉州建设多作贡献。
一、泉州市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
1998年以来,泉州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泉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探索、爱拼敢赢,闯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建设路子,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从1999年至2003年,泉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82%,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各级财税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依法征管,财政收入年年跃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01亿元,比2002年增长22.81%,比1998年的42.26亿元增加了62.75亿元,年均递增19.97%(除注明外,以下均为2003年对比1998年的口径)。财政收入体现了以下特点:(1)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03年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92.24%,工商税收成为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支柱,收入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增强。(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从1998年的4.89%提高到2003年的7.61%。(3)增收数额逐年跃升。1999年比1998年增加5亿多元、2000年增加近10亿元,2003年增收额高达20亿,收入总量每年迈出了一大步。(4)各县(市、区)收入齐头并进,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2003年财政总收入有4个县(市、区)超过或接近10亿,其中晋江达26亿元、南安11.3亿元、惠安9.6亿元;安溪、永春、德化三个山区县财政总收入全部超过4亿元;市级(含区)财政总收入达到34.9亿元,其中市本级12.4亿元,泉港7.57亿元,鲤城6.6亿元,丰泽6.6亿元。各县财政收入增幅较高,有6个县(市、区)增幅超过20%。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乡镇财政形势喜人,2003年全市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21个,其中有3个乡镇超3亿元。
(二)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支出结构日趋合理。
2003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6%,比1998年增加29.97亿元,年均递增19.96%。一般预算支出60.72亿元,比1998年增加31.74亿元,年均递增15.94%。财政实力逐年增加。财政部门根据人大批准的预算,按照“有保有压,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统筹预算内外财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合理分配资金,较好地保障了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证人员工资性支出。预算在优先安排人员工资性支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工资国库统一支付面,全市有2736个机关事业单位和占财政供养人口71%的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纳入国库统一支付范围,同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归县管,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离退休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兑现了中央出台的调资政策。
---发展教育事业。全市预算内教育支出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0%,比1998年增加9.94亿元,年均递增17.4%,主要用于弥补农村教育附加统筹费取消后的教育经费缺口、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预算安排社会保障经费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比1998年的1.53亿元增加了2.54亿元,年均递增21.61%,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全市共有27948户,计62860人享受到“低保”待遇,年支付低保金0.34亿元。
---加大卫生经费投入。全市卫生经费支出2.33亿元,比2002年增长29.91%,重点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本着积极主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全力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防治“非典”的资金和相关政策落实工作,全市用于防治“非典”的预算资金0.58亿元,其中市本级0.11亿元。
---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加大对政法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投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保证了为民办实事、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育、“八城”创建、生态环境保护、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的需要。
---支持经济建设。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投向上以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方式上以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资金搞建设为主。2003年全市共统筹各类资金14.46亿元,其中:预算内专项资金2.89亿元、预算外资金10.26亿元、国债资金1.31亿元。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支持了中心城市进出通道拓改、沿海大通道、大坪山隧道、泉州森林公园、江滨公园、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市支农支出4.35亿元,比1998年增加1.89亿元。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综合开发和产业化进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农民直接受益超过3.5亿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扶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泉州市扶持外贸出口的政策,拨付外贸企业出口贴息资金0.58亿元。预算投入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1.6亿元,比1998年增加0.88亿元,年递增15.06%。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实施对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鲤城江南等科技工业园区的财政优惠政策,营造工业发展区载体。
(三)财政改革初见成效,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通过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加强了预算管理。2001年市本级开始在教育、卫生、林业、水电等4个部门进行试点,批复预算5.8亿元,2003年市级基本实行了部门预算,批复下达预算达到20.3亿元,其中纳入综合预算的预算外资金3.93亿元。在编制方法上实行“零基预算”和分类定员定额的方法,提前编制和细化预算,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整体性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预算法》和《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决定》,增强收支平衡观念,严格预算执行,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制,制定财政预算内外资金指标和拨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管理。二是通过试行国库支付,推进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2000年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实行国库统发工资,同时还试行了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办法。2003年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的原则,在省内率先实施市级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首批选择了市水利局、科技局、财政局进行试点,对试点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会计集中核算也在全市相继推开,全市共有1550个预算单位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从源头上加强了财务监管。三是通过开展政府采购制度、财政投融资项目预决算审核等工作,有效地挖掘了节支潜力。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完善政府采购运作流程,试行市县联合采购。政府采购金额从2000年的0.69亿元,扩大到2003年的26.79亿元,累计采购金额达40亿元,节约6.34亿元,节约率13.68%。开展财政性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推行项目预决算审核业务向社会中介机构公开招投标办法,1999-2003年全市累计审核财政投融资项目2000多个,核减6.27亿元,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通过推行“票款分离”、清理银行账户,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款分离”缴入财政专户资金占财政专户总资金78.3%。五是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支出和基本建设工程财务等专项检查,纠正了部分单位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促进财政管理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二、泉州市财政整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泉州市在探索和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要清醒地看到在财政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财政保障能力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地方财力增长有限,收支矛盾突出。
2002年新税制实施以来,主体税种实行共享,而地方税种数多量少。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05.01亿元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03亿元,按体制计算的财力56.94亿元,净上缴48.07亿元,地方财力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4.22%,而分税制前的1993年达87.87%,所得税共享前的2002年为55.51%,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泉州市人均可支配财力看(见附表),只有877元/人,远低于厦门,也低于福州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从地方承担的支出来看,则又呈刚性增长,地方财力在保人员经费外,可用于举办公益性事业和公共性建设资金越来越少。此外,目前的财政体制容易产生层层集中财力的倾向,县乡政府维持其职能发挥的最低财力难以保障,财政日益困难,有的县市出现潜在赤字或隐性赤字。
(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不够稳固。
从经济发展现状和后劲方面看,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企业较少,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大型企业较少,制约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反映到财政上就是财政增长后劲不足。据地税部门统计,2003年全市纳税超100万元以上有439户,仅占全市纳税户84440的5‰。泉州市的建材陶瓷、鞋帽包袋、纺织服装这三大支柱产业2002年创造产值371.6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1.03%,而当年所提供的税收仅14.55亿元,占全市当年税收总额的29.1%。从税收政策和征管方面看,由于我国目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尚未统一,企业税负不均,诱导一些内资企业转为外资,而且受厦门、广东等经济特区税收优惠的吸引,大量的税源流入外地。此外泉州市小型的民营企业多,不少企业账证不全,征管的难度很大,也造成了部分税源的流失。
(三)财政支出结构尚需优化。
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一方面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过多,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水平,另一方面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具体表现,一是公共性建设资金紧缺,预算内全市可用于公共性建设的资金甚少,与建设大泉州的发展战略极不相适应;1999年-2003年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支出年平均仅1.8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8.76%降为2003年的4.17%。二是人员支出比重过大,“人、车、会、话”的经费支出过大,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重点支出的需要。据统计,2003年底全市财政供养人员17.5万人,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数达到38.85%,人均财政支出水平3.47万元/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5493辆,按每辆3万元(只计算修理费、燃料费、保险费等,未计算驾驶员支出和年摊销购车费)计,需车辆费用1.65亿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1460辆,按3万元/辆计,需车辆费用4380万元,占一般公务费的8.88%。三是对于农村的公共支出保障能力差,农村还存在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的问题,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也较少;四是对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包揽过多、不合理的补贴和投资过多,在机构改革后有的政府单位通过增设下属事业单位,占用事业编制人员承担行政职能,增加了财政负担。
(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由于财政体制、机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的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以及教育、文化、农业、水利、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等财政支出,不少地方或部门只是重拨款,而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往往关注不够;有些单位和部门大量财政资金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导致大量资金闲置,有些部门多余或闲置的固定资产没有纳入统一调剂管理而形成资源浪费,而许多亟待解决的项目和问题因缺少资金无法解决。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挥霍浪费国有资产等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随着财政管理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逐步规范化,特别是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日益增强,改革预算管理,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加快泉州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对策措施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推动财政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依法理财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转变财政职能,培植新兴财源,加强收支管理为重点,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其他公共支出的投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做大财政“蛋糕”,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筹措资金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雄厚的财政实力,不仅直接关系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而且对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确保社会稳定极为重要。
1、致力发展经济,培养稳固财源。财政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建立稳固、平稳的财政运行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发展的观念,想方设法谋发展,努力做到发展有路,生财有方,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加快发展保障全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把财政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要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探索市场经济下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方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介入“五大基地”筹划和财务运作,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地方财源结构,使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由速度型向规模型、效益型转变,增加税收收入,不断发展和壮大地方财力。
2、依法治税,科学征管,优化收入结构。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依法征管,依率计征,应收尽收,防止税收流失。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税收法规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漏、抗税行为;清理欠税,营造公平、有序的征收环境;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私营个体经济税收的征管;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对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要在认真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完善土地收储和公开拍卖制度,防止土地、海域、城市特许权等国有资源(资产)收入流失;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试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国有资本的滚动发展,维护国有资本权益;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机制,建立健全以地方税收收入为主,以各种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不断增强财政实力,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3、树立科学的收入结构优化观。一是要高度重视与地方财力直接相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税源培育和收入组织工作,尤其要重点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地方固定收入的税种的征管;二是要树立全局观念,抓好中央三税的收入工作。增值税和所得税为共享收入,地方分享比例虽小,但数额甚大,(2003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缴入地方金库的增值税25%和所得税40%为22.67亿元,占地方工商税收比重达56.33%)。而且城建税和城市教育费附加是依中央三税附征的中央三税加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构成的财政总收入,关系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了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三是要提高收入质量。税性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密切相关,关系收入的稳定程度,2003年泉州市地方工商各税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79%,低于工商各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13个百分点。因此,要继续提高税性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做实财政收入,不能为了追求财政收入的增幅,而把应在政府基金、预算外专户核算的收入作为一般预算收入入库,虚列财政收入。此外,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增加源自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以及规模企业的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份额。
4、完善市、县、乡三级财政体制。理顺市、区财政体制,明确收入划分,合理确定财权、事权,使市区财政体制更加适应中心城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求。实施市对县级市的财政激励返还机制,完善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增收节支、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山区困难县,要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山海协作,增加造血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适应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支出结构调整上,要逐步把财政资金向满足公共需要的方面转移,体现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的原则,提高对农业、科教事业、社会保障以及重点基础设施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
1、按照“公共性”原则,界定财政供给范围。一是尽快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对不符合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和零星分散项目坚决予以取消,积极推进跨类别、跨部门和部门内财政性资金大范围整合,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二是按照“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原则,对事业单位按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财政资金供给政策,对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与财政脱钩,将其推向市场。三是坚持按照“五统筹”的要求,合理安排公共性开支。重点保证国家政权建设的支出需要;增加科技教育投入,支持文化、卫生、医疗保健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增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投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发挥财政导向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办事业搞建设。开拓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充分利用城市资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经营城市,重点在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自来水、收费公路和桥梁、停车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和非义务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推出一批项目,放宽对民办事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事业,分别制定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采用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延长项目特许经营权、公益性与盈利性项目捆绑经营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投资主体,积极运用BOT、TOT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壮大中心城市。
3、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社区化建设的要求,逐步剥离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机构和设施,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一是对机关事业单位资产(含闲置资产)进行清理,对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规划,有效使用。二是对事业发展需要的通讯、计算机网络建设、教学、科研、医疗、办案等方面的大型装备和重点设备的配置等,要促使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浪费。
(三)深化支出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除了建立一套体制健全、征管科学、增长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体制外,还要注重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需要出发,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理顺财政资金分配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出管理体系。
1、加快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就是改变以往由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收付财政性资金的状况,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体制上有效地解决财政资金支出层层划拨、资金闲置浪费、截留、挪用等问题,实现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健全对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下一步泉州市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目标是,在扩大试点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安全高效、技术一流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培训一批素质过硬的业务操作和管理人才,争取在2006年前全面实行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同时把国库集中收付与会计集中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管水平。
2、加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是政府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公共支出管理,防腐倡廉的重要举措。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提高,下一步主要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扩面增量,逐年增加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采购方式,推行市县联合采购、定点采购、市政工程及基建大宗材料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益和效率,加强政府采购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使之向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预算约束,做到凡集中采购目录规定的项目必须编制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或经采购管理部门批准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并对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强化对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监督。
3、强化财政投融资管理。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一般不再对竞争性领域投资,竞争性领域的投资由企业投资主体承担。地方政府主要承担区域性重大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活动。对于涉及财政资金的投资项目,要重点抓好前期可行性论证、设计方案的优化、预算编审、招投标限价、会计核算、工程财务决算等项工作,切实落实投资决策者责任制,增强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意识,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防止“黑箱”操作,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4、严格控制人、车、会、话等一般性支出。一是对于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在确定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使用定额的基础上,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办法;二是逐步建立职工收入增长与增收节支、减员增效相联系的机制;三是进一步探索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在住房、手机实行货币化补贴基础上,试行市区用车补贴的货币化;三是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清退编外人员,缩减人员经费;四是精简会议、文件,改变工作作风,把时间和精力真正集中到解决问题和谋求发展上。
(四)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体现公共预算的基本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是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规范政府行为,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一项开创性工作。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今后预算改革的重点是要体现出公共预算的计划性、统一性、公开性和法制性。
第一,计划性。政府预算应该具有“预先计划”的功能,必须对公共财政收支作出周密的计划,一要做到早编细编预算,预算资金要尽量落实到具体的单位、项目,并争取做到每个基层预算单位的每个支出项目都能在预算中有所反映,每一笔支出都有根据,项目不随意调整,资金不随意追加,把钱花好,花出效益,切实增强预算的宏观调控能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二要规范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建议组织由分管市政府领导牵头、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专业人士参加的预算论证小组,依据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项目的论证,建立备选项目库,并予排序,财政部门根据财力情况由前向后确定预算安排项目,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第二,统一性。即所有的公共收支都必须纳入各级公共预算,不允许有预算外和制度外财力游离于政府的约束和监督之外。目前政府财力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两部分,相对来说,预算内资金管理还比较正规、严格,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则比较混乱,收支计划性不强、缺乏约束。所以,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缓和预算收支矛盾,必须加强预算外财政资金管理。今后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行预算内外收支综合预算,统筹考虑和综合安排预算内外财力,实现综合财政预算管理,避免出现预算内外“两张皮”。
第三,公开性。公共预算关系到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公共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公之于众,让公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要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第四,法制性。法制是对公共财政进行预算管理的客观要求,是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预算一经人大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各部门要增强预算法制观念,严格按批复的部门预算办事,严禁随意突破预算,搞计划外支出。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开支标准,全面考虑单位年度内必需的支出,将必不可少的经费打足,不留硬缺口,从根本上减少预算执行中的追加。
(五)强化财政监督,整顿财经秩序。
要以严格的法规制度,逐步建立起拨款、使用、效益的责任体制,形成财政资金低效、损失、浪费的责任追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建立专项资金跟踪反馈制度,实行“追踪问效”,逐步建立支出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把部门项目支出考评绩效作为下年度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机制。使财政监督管理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使每一笔财政资金在运行中始终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下,确保规范高效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财经法规制度,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财税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必要的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可循。
课题指导:黄维礼
课题负责:颜伟劲
课题成员:洪进星   黄双基
              陈云毅   叶新毓
执      笔:叶新毓   陈云毅
打印本文】 【关闭页面
 
关于我们 | 留言咨询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郑重申明
版权所有:福建盛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制作兴企设计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湖东路79号外运大厦七层 闽ICP备09030285号
当前访问次数:28423580
就是便民